首页登陆80周年院庆安全教育语言文字ENGLISH加入收藏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历史沿革 >  正文
历史沿革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历任院长(系主任)
作者:  发布者:电子电气   日期:2006-08-23  浏览量:


1.第一任系主任税西恒
    税西恒(1889~1980),又名税绍圣,四川泸州人,教授。中国知名的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重要创始人。
    税西恒1912年赴德国留学,获得德国国家工程师资质,任西门子电力公司工程师。1919年回国,任成都兵工厂总工程师。1925年建成了第一个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水电站——四川泸州济和水电站,1932年建成重庆第一个自来水厂。1935年12月至1937年,税西恒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在任期间他设计建立了金属实验工厂和重庆大学工学院教学楼1。 他多方延揽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他即亲自讲授《电汽工程》、《设计制图》、《实验工学》等课程2 ,又为解决工具书奇缺的问题,他自费印制数百册德文《许特:科技手册》,送给师生。
    此后,税西恒历任四川甲种工业学校教授,重华学院院长,中国公学大学部校长,九三学社重庆分社主任委员,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和四川省人民代表,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重庆分社主委,1954年任赴朝慰问团副团长。

 

2.第二任系主任冯简
    冯简(1899~1962),字君策,江苏嘉定人,教授。我国无线电研究的创始人、无线电通信专家、地球物理学家、中国赴北极科考第一人。
    冯简1913年入南洋公学,192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执教于南京工专、北平大学等校。1930年筹建中央广播大电台。1937年,在重庆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自己建设的35千瓦短波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37年1940年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1941至1949年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在重庆大学任职期间,冯简教授广邀名师聘请了闵启杰、金锡如、毛鹤年、刘宜伦、王际强等知名教授到电机系任教3。 通过借读、拜学等方式,尽可能地吸收学生到重大就读。亲自讲授《电信实习》等课程4,又自费印制数百册德文《许特:科技手册》,送给师生以解决工具书奇缺的问题。
    1936年6月19日发生日全食,冯简作为由中国天文学会派出的日全食观测队伍赴日本北海道观测日全食5

    1947年,时任国立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重庆国际无线电台台长冯简教授在北极成功与重庆进行了远距离通信。实现了观察北极光、研究北极磁场对短波通信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初,冯简教授在重庆建立我国第一个电波研究所。他出版的《1945年重庆上空电离层观测报告》一书,受到了国际电波研究同行的极高重视。曾获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候选人提名6

 

3.第三任系主任闵启杰
    闵启杰,男,浙江吴兴人,教授。
    闵启杰教授于1923年清华学校(“放洋生”),1925年获普渡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26年获麻省理工电机工程硕士学位,1928年获宾夕法利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任东北大学教授、北宁铁路机务处工程师兼厂务主任等职。1938年,闵启杰教授受冯简教授聘请到重庆大学电机系任职7,  1940~1945年任国立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在担任电机系主任期间,闵启杰教授聘请了王之轩、毛鹤年、刘宜伦、江泽佳、黄眉等知名教授到电机系任教8。 又亲自讲授《电力机学》、《工厂管理》等课程8。 
    抗战胜利后,闵启杰教授离渝东下去往台湾,后况不明。

 

4.第四任系主任吴大榕9 
    吴大榕(1912-1979),男,江苏苏州人,教授。著名电机学家、教育家。
    吴大榕193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再转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35年获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46年至1947年兼任国立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后任南京工学院党委委员,江苏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国家科委电工组成员,教育部电机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吴大榕多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各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他编著出版的《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是国内最早的电机学教材;编写的《电机学》是我国第一批出版的统编教材之一,也是国内当时最优秀的电机学教材。翻译出版了《感应电动机运行方式》、《电机工业试验》等书。吴大榕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同步电机理论,发表过多篇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尤其是《三相同步电机坐标系统的变换》一文,统一了当时电机学界对电机坐标的规定,避免了在同步电机基本方程方面的混乱。其对同步电机理论的研究成果一直被国内电机学界同行所引用。

 

5.第五任系主任刘宜伦10,11 
    刘宜伦(1913~2009),男,福建长乐人,教授。著名教育家、电信网络理论家、电信网络教学的开拓者。
    刘宜伦教授1932年毕业南京海军雷电学校,193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工程学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1938年获哈佛大学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曾在上海电台、湖北省建设厅等处工作,并兼任李四光先生创建的鄂西科学馆评议员。
    1941年,刘宜伦被时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冯简教授聘请为电机系专职教授 。1948年至1949年兼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在电机系任教时期,刘宜伦积极投身到电信网络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之中,曾讲授过《应用电子学》、《无线电工程》、《通信网路学》、《无线电工程》、《电信传输》等课程 。1955年被调至北京邮电学院。1963年调至重庆邮电学院,后任院长。

 

6.第六任系主任王际强
    王际强(1906~1995),辽宁省辽中人,教授。知名学者、教育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192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电机系,同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1932年获美国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东北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代理工学院院长。1938年后,任西北工学院教授、电机系主任、教务主任。1949年任重庆大学、中央工校教授。1950年起先后任重庆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教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教务长、教务长、图书馆馆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王际强教授理论基础坚实,治学严谨,先后给学生讲授过《电力网与电力系统》、《电磁学》、《电工原理》、《交流电路》、《电机学》、《输配电学》、《高压工程》、《发电厂》等多门课程。建国初期,王际强教授在吸取苏联教材经验的基础上自编讲义,1963年被水电部聘为高等工业学校发电厂、电力网与电力系统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电力网与电力系统教材编审小组组长,主持了《电力网与电力系统》统编教材的编审工作。主要著译作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概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12
    王际强教授后曾当选为重庆市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委员,第六届四川省人大常委,第六、七、八届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兼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名誉主委,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7.第七任系主任江泽佳
    江泽佳(1920-2013),男,安徽旌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电工理论专家。
    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并留校任教,1943-1944年在重庆交通大学读研究生,1944-1947年重庆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教师、重庆大学电机系助教(1945-1949年兼重庆国际广播电台工务员),1947年至1949年赴加拿大McGill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兼部分助教,1949年至1983年任重庆大学副教授、教授、电机系系系主任,1981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82年至1986年任重庆大学校长。
    先后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工学科评议组电机、电力分组召集人、第二届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工课程教学教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曾先后讲授《电工原理》、《工业电子学》、《电工基础》、《高等电磁场理论》等10多门课程,并主编了高校教材《电路原理》(一、二、三版)、《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等著作,主译《线性电路理论》及《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等高校教材和专著。担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工科教育电工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后改名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多年,在我国高等学校电工类教材建设的组织工作中,他取得了教材和专著撰写卓越性的成果,为重庆大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主编的《电路原理》(第一版)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部第一批全国统编教材,其中第二版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教学和科研中,他共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3项,国家教委、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教材奖)4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专著5种(11册),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100篇。

 

8.第八任系主任徐国禹
    徐国禹(1926-),男,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电气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会委员,四川省电气工程学会理事,重庆市电气工程协会理事及副秘书长。
    1946年9月至1950年7月在重庆大学电机系学习,之后留校任助教;1951年9月至1954年7月学校公派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电力网及电力系统方向研究生;1955年12月至1982年在重庆大学电机系工作,任讲师、系助理和系副主任;1981年1月至1982年5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访问;1983年至1986年任电机系主任;1986年3月评聘为教授。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与安全控制的教学与科研,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向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得到工程应用。承担国家教委基金、七五攻关三峡电力系统规划(子课题)及省科委、部门横向项目。“电力网损理论计算”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1年),“电力网络N-I安全性实时经济调度的理论与模型”获国家教委二等奖(1988年),“基于网流理论的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经济调度的研究”获国家教委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多大区互联系统负荷频率分散控制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

 

9.第九任系主任杨顺昌
     杨顺昌(1937-),男,江苏武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带头人。
    1960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并留校工作。1978年11月至1983年5月担任电机系副主任;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赴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进修一年;1986年10月至1987年7月任电机系主任;1987年8月至1988年8月任重庆大学教务处处长;1991年9月至11月赴独联体合作研究“异步化同步发电机及其应用”项目。 
    长期从事异步发电机、异步化发电机及其控制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开辟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研究,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重庆市重大专项等纵向项目的资助,同时也和东汽、海装、国网公司、南网公司合作,在风力发电装备、风力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风电与电网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合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下,出版专著一部,也为当今该学科在风力发电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承担了近10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提名二等奖1项。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被EI收录30余篇。

 

10.第十任系主任曾祥仁
    曾祥仁,(1936-),男,四川自贡人,教授。
    1956年9月至1960年7月在重庆大学电机系读书;1960年9月至2000年8月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系、电气工程系)任教,1986年7月至1987年8月,公派到美国国家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即美国检测技术和仪表中心进修访问;1987年8月至1996年任电机系主任。
    长期从事电机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作为77、78级的毕业设计骨干指导教师时,联系当时拥有生产自动线、水平很高的大连电机厂,和国家生产大型电机的上海电机厂,带队学生实习,效果突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国家统一教材编写的要求,作为《电机瞬变过程》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教材内容的基础理论部分和同步电机瞬变过程部分的编写,由机械工程出版社出版。九十年代,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面向21世纪教学人才培养教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负责电气工程学院项目,电气学科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11.第十一任系主任孙才新
    孙才新(1944-2011),男,重庆垫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电压工程专家。
    1969年于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1989年至1990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高电压技术及设备专业作访问研究;1995年6月至2004年12月,相继担任教研室主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副校长,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
    专长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特别是在高电压绝缘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对高海拔、污秽、覆冰(雪)、酸雨(雾)等复杂环境中高压和超特高压输电的外绝缘特性及放电机理、绝缘配合原则及防止事故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系统的成果,推进了外绝缘放电理论的发展,被国际大电网会议专家工作组引用为制定标准的技术支持和国内标准引用,并被西电东送等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及运行采用,效益显著。主持了大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系统研究,解决了在线监测多种特征量提取、故障分类及模式识别等系列技术关键,研发成功实用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多参量多功能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与系统,实现了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提出和开展了以能量可控陡脉冲对肿瘤不可逆电击穿机理及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著有《大气环境与电气外绝缘》、《电气设备油中气体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的污秽绝缘》等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
    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电气工程)评议组第四届成员、第五届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工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机电与运载学部委员等职。

 

12.第十二任院长舒立春
    舒立春(1964-),男,重庆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1981年进入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学习并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
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任《高电压技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绝缘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电气工程领域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对覆冰、污秽、低气压共存的复杂大气环境以及酸雨、酸雾环境中电力系统外绝缘放电特性及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大量重要研究结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参加(含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和IEE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在第一条高海拔地区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三峡电站500kV送电线路、“西电东送”输电线路外绝缘选择以及“青藏铁路”电气化设计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研究成果被编入国家及部颁标准和被CIGRE在制定有关国际标准时引用。获得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13.第十三任院长周雒维
    周雒维(1954-),男,四川灌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留校任教,后分别于1988年和2001年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访问研究一年。
    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荣获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重庆市电力电子学科首届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系统分析、建模及智能控制; 新能源发电中控制与并网技术; 电能质量测量与控制;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充放电技术; 大功率LED灯驱动电源等方面的研究。在《IEEE Tran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1项、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4项、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信息产业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自然科学类)17项等。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15项(含一项美国发明专利),培养电力电子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14.第十四任院长廖瑞金
    廖瑞金(1963-),男,四川遂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高电压技术及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高电压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党委书记、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院长。2016年7月起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电气工程),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能源与交通学部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绝缘老化与寿命管理、电工绝缘材料等研究。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国际合作及横向科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5部,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近60篇、EI收录150余篇。


 

undefined

15.第十五任院长李剑 

李剑(1971.9-),男,河南济源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高电压技术及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1年12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巴渝学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绝缘老化、新型环保电工绝缘材料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973课题2项、863课题2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项目5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期刊与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注:

1、九三学社重庆市文员会官网http://www.cq93.gov.cn/html/xwpd/History/ssyj/3564.html
2、重庆市档案馆文件,编号:01200004002100000001000。
3、重庆大学档案馆文件,编号:0120-0001-001330000。
4、重庆大学档案馆文件,编号:1-1945-JX-1。
5、魏永康,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 39卷(2010年)6期,431-436。

6、郭金海,《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9卷,第4期(2008年): 326-343。

7、重庆大学档案馆,编号:1-1945-JX-1,0120-0001-001330000。
8、重庆大学档案馆,编号:1-1945-JX-1。

9、东南大学校报电子版,第1230期,2013年10月6日http://se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858314

10、《中外名人辞典》(1998年)http://book.duxiu.com/peopleDetail.jsp?dxid=061000531875&d=D31FFE15F3466B02DE0661318BC8AE7D
11、重庆大学档案馆文件,编号:1-1945-JX-1、1-1953-XZ-22。

12、重庆大学档案馆文件,编号:1-1995-DQ15-5。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A区第六教学大楼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2434
版权所有@ 2013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渝ICP备 05005762号 技术支持:重庆巨软科技有限公司 后台管理
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element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