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样板支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样板支部 > 正文
【工作动态】“雪峰山事迹”主题党课(一)
作者: 编辑:时间:2019-03-29点击数量:
  

2019年3月21日,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教工支部在高压楼308党员活动室开展“雪峰山精神”系列主题党课,由支部党员蒋兴良同志向年轻教师讲解覆冰团队在雪峰山试验基地建设中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险阻的故事。

蒋兴良教授首先回顾了建设野外试验基地的初衷:考虑到人工气候室与电网真实的运行环境有区别,要得到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就要把试验基地见到野外,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可靠资料。2008年,为了选址建试验基地,跑了贵州、湖南、四川、宁夏等10多个省市、区,最终选择了湖南省怀化市的雪峰山。因为这里气候条件独特、天气恶劣,每年冬季有雨凇、雪凇等现象,是电网自然覆冰试验研究的理想场所。

蒋老师说,万事开头难,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基地建设起步很艰难,2008年以前,雪峰山头还是一副荒郊野岭的景象,上面全是茅草。在没有专用经费的情况下,要建立一个野外试验基地实在太难了。7月,试验基地开始动工,他们团队既是设计者、研究者,也是现场的“民工”。他们开方挖石,四处寻找相关单位的支持。三个月后,试验基地的架构才基本完成。

蒋老师回忆,雪峰山试验基地建设的头一年,他带领10多名研究生在这里搭建了一个54平米的活动板房,老师、学生和工人挤住在一起。最初,在山上生活没有电,也没有水,也没有蔬菜,大家就啃方便面、吃榨菜,喝的水也是从半山腰担上来的。尤其是到了夜里就难以入睡,风吹活动板房的响声,工人的鼾声,天花板由于潮气凝结的水珠滴落的滴答声,再加上几层厚厚棉被压在身上,实在难以喘气……(待续)。

雪峰山覆冰试验基地的感人故事很多,我们支部的年轻党员老师都期待着蒋老师下次接着讲述,讲述他们那种一心一意做好研究的态度,那种不畏艰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