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三下乡 | 凌晨抢修现场: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与电网人共护武隆夏日清凉
作者:温东阳时间:2025-07-20点击数量:

温度已超安全阈值!”717日清晨,仙女山供电所电网检修团队与重庆大学“智创乡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在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开展设备巡检,通过红外测温仪发现流云小区入口处台柱变压器柱上高压开关10kV电缆接线端温度异常,进线侧衔接处温度已突破120℃安全阈值,输电安全岌岌可危。一场深夜保供电缆抢修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电网检修团队与实践团成员开展红外测温故障检测

718日凌晨2点,5位供电抢修人员与10位实践团成员准时抵达抢修现场。这是我们第一次实战抢修,既紧张又盼着能跟着师傅们学真本事!实践团团长许航望着忙碌的电网抢修人员们说道,眼里满是期待。

电网抢修人员开展断电操作

凌晨210分,电网抢修人员按照规范流程开始断电操作。绝缘手套、验电笔、接地线……工具在他们手中流转自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利落。实践团成员们围在一旁,屏息注视着操作全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240分,随着最后一项操作完成,断电工作顺利结束,现场随即转入验电及挂接地线环节。

段学涛与赵楼交流光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我们最近在研究电力电缆状态多参量融合光纤检测技术,能更精准捕捉温度、振动等变化。趁着电网抢修人员准备检修工具的间隙,实践团负责人段学涛向电网抢修人员交流最新研究进展。仙女山供电所所长赵楼仔细倾听,不时点头提问:这个技术能适应高温高湿环境吗?测量分辨率是多少?一场跨越实验室与一线的技术交流,在凌晨的抢修现场热烈展开。

电网抢修人员正式开展检修工作

凌晨3时,故障处理进入核心环节——电缆接线端锈蚀螺丝更替。电网抢修人员手持扳手,小心翼翼地卸下锈蚀的旧螺丝,换上新部件。实践团成员们在一旁默契配合,有的帮忙架设应急照明灯,照亮检修区域的每一个角落;有的趁机向现场工作人员请教,把课堂知识与现场实践的缝隙一点点填满。实践团成员温东阳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螺丝锈蚀导致接触不良,是高温异常的直接原因。

肖斌向实践团成员们传授工作经验

检修间隙,国网重庆武隆供电公司网格中心四级职员肖斌拿起换下的旧部件,对实践团成员刘宇鹏说:你看这里的磨损痕迹,就是长期受力不均造成的,实际工作中比课本里的案例复杂多了。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智创乡行实践团与电网抢修人员合照

凌晨4点,随着最后一个螺丝拧紧,整体维修工作顺利完成。此时天边已露微光,5位电网抢修人员与10位实践团成员并肩站在设备旁合影,镜头定格下这群守护夏日清凉的身影。

在本次活动的会后总结中,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以前觉得安全供电是抽象的概念,现在才明白它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此次抢修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深度结合,更体会到电力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用专业知识为电网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智创乡行”实践团

记者:温东阳

拍摄:张梓萌、彭宇涵

20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