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电机系)始建于1935年,是重庆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办学90年来,在税西恒、冯简、闵启杰、吴大榕、刘宜伦、王际强、毛鹤年、江泽佳、顾乐观、孙才新等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的重大电气人将真情与汗水倾注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把智慧和责任溶进了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之中。
学院拥有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南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空间电能变换与无线传输教育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2006年和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5,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唯一本科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拥有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牵头智慧能源领域国家卓越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建设任务(全国共18个关键领域),获评首批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全国10个),以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电力能源重大需求为导向,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学院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源与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4个国家级教学平台;拥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共193人,专任教师14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3人,副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80人。学院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扎实推进铸魂强师行动,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队伍中有院士等国家级人才获得者24人,国际知名学者7人,省部级人才76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面向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国家需求,与怀柔国家实验室、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商飞、东方电气集团等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院,共同投入优势资源,创新科研合作和产学研融通。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项目等200余项,研究成果服务了“西电东送”“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为新一代能源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12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2项。
学院拥有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与英国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常态化的学术科研交流机制,拥有大气结构物覆冰与防冰、大电网可靠性评估、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可靠性、智能信息处理等4个国际合作研究平台,为学院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重点学科打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
学院创办了高电压工程与应用国际会议(ICHVE),ICHVE于2016年升级为IEEE-DEIS全权资助的品牌国际学术会议;创建了高电压工程领域首个国际性学术奖项IEEE Caixin Sun & Stan Grzybowski Award;牵头创办高水平国际期刊《空间电力与无线传输》(Space Solar Power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学院联合成渝地区12所高校,牵头创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能源大讲坛”,持续邀请国际学术大师开展学术讲座。
学院大力推进联合办学项目,建立了涵盖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合作学校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意大利都林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在留学生培养方面,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与南方电网公司合作招收老挝定向培养留学生;与马来西亚开展智能电网领域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等。
学院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守正创新、铸就先锋”的电气工程学科文化。学院坚守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秉承九十载电气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全方位、全过程支撑学科高质量发展。
打造“三个一”学科文化工程,即一本学科发展史《足迹》、一部师德主题原创话剧《光华》、一个传承艰苦奋斗和优良作风的“雪峰山教育基地”;入选立德树人工程(时代新人铸魂工程)4项,包括: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位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1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3人等国家级荣誉。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以培养引领和驾驭未来的电气工程专门人才为根本,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以一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深化文化传承创新,建设面向新时代新要求的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建设高水平研究创新高地。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产出一流科研成果,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现代化新重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更新于2025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