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三下乡 | 锄禾云端: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深入农场 探寻武隆乡村农业振兴路
作者:撰稿:齐唯岚 摄影:王致文、谭尧时间:2025-07-22点击数量:

        719日上午,重庆大学“智创乡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进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云端农场,实地探访这座高山农场如何将玉米种植等传统产业打造为高效增收的特色引擎,探索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

到达农场后,实践团成员随即深入农田,在农场人员的安排下领取锄头等工具。大家分散在田间,协助当地农户铲除玉米植株周围及套种作物行间的杂草。劳动过程中,成员们观察并学习农户的除草手法,同时就田间管理技术与农户进行交流。

实践团成员们在云端农场进行田间除草作业

实践团成员燕鹏飞表示:“第一次真正体验农田除草,才明白农业管理需要如此细致的方法,也让我对‘精耕细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

实践团成员燕鹏飞、潘峰相互交谈

在云端农场里,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仙女村党支部副书记汪敏素向实践团介绍,这里的玉米种植全程不用大棚、不施化肥农药,种出的玉米清甜软糯,被当地人称为“最仙糯”。她们正努力让武隆玉米搭上乡村旅游及电商平台的快车,让“最仙糯”走遍大江南北。“最终目标是让全村人都能靠着糯玉米增收致富,让高山的好味道滋养更多人,也让好日子像玉米棒一样,结得满满当当!”汪书记对实践团成员笑着说道。

实践团成员刘馨颖、王娴琳采访汪书记

在农场边,“玉粒仙”鲜饮店品牌创始人谭婷婷告诉实践团成员,创立品牌的初衷是带给大家一种差异化的健康产品。希望能通过“玉粒仙”的创立,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安心,进一步拓展仙女山糯玉米销售产业链,从而推动仙女山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实践团成员齐唯岚、王娴琳采访谭老师

在了解仙女山云端农场的高山特色农业的发展和需求后,实践团成员将镜头对准田间地头,精心策划并拍摄制作宣传片,旨在全方位展示农场优质的生态环境、特色的种植模式以及高山玉米、蔬菜等绿色生态农产品。用镜头语言讲述农场故事,力求通过更生动、更广泛的传播渠道,提升云端农场农产品的知名度,以实际行动为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成员谭尧拍摄助农宣传片

本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田野课堂,更彰显了产业富民的振兴路径。武隆区立足生态禀赋,通过绿色种植与品牌塑造相结合,让高山糯玉米迸发出更大的产业能量。“最仙糯”“玉粒仙”无不彰显着“产业旺”带动“乡村兴”的强大生命力,汪书记描绘的“结得满满当当”的好日子,是目标,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努力学习、躬身实践,把实践所学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以青春之小我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大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实践团成员们在云端农场门口合影

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

记者:齐唯岚

拍摄:王致文、谭尧

20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