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三下乡 | 密信里的科学密码: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用实验点燃乡村儿童探索欲
作者:撰稿:温冬阳 摄影:王致文时间:2025-07-22点击数量:

  “淀粉水写的字真的显形了!”720日晚19点,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仙山里国际文旅生活小镇广场上,随着碘酒喷雾落在纸上,原本消失的字迹逐渐浮现,小朋友们惊喜地欢呼起来。重庆大学“智创乡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此开展消失的密信科普实验课,以趣味互动的形式为当地儿童解锁科学奥秘。


实践团成员燕鹏飞主持课前热身小游戏

“大家知道小水滴的家在哪里吗?”实践团讲师姚文特先从水资源知识切入,结合照片中非洲干旱的景象讲解:“地球71%的表面被水覆盖,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0.7%,所以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姚文特向小朋友们讲解实验流程

紧接着,他拿起淀粉、碘酒、棉棒等材料,分步讲解实验流程:“先将淀粉舀入杯子拌成淀粉水,再用棉棒蘸取写字画画,晾干后字迹消失,最后用碘酒喷雾就能让字迹显形。”他边演示边提醒:“淀粉水要搅匀,不然字会模糊。”


温东阳向小朋友讲解实验知识


小朋友在唐甜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

实验环节中,实践团成员温东阳拿起淀粉、碘酒等材料,耐心讲解:“淀粉就像隐藏的密码,碘酒是解密的钥匙,它们相遇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另一边,在实践团成员唐甜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动手操作。有的小朋友认真地在纸上画小星星,有的写下自己的名字,等待字迹渐渐晾干。当碘酒喷雾落下,纸上的图案逐渐显形,一个小男孩举着作品跑向唐甜:“你看!我的密信显出来了!


小朋友分享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分享环节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我知道了淀粉和碘酒是好朋友,遇到一起会变颜色!”“原来水这么珍贵,以后我要节约用水。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谢谢哥哥姐姐,我现在能分清哪些水可以喝了,还学会了写密信给爸爸妈妈。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不时为孩子们的分享鼓掌。

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到化学原理的奇妙,更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水资源保护的认知。“孩子们的提问总给我新的启发,让我对传播科普知识有了更深的体会。”实践团讲师姚文特分享道。重庆大学“智创乡行” 实践团将持续发挥专业所长,把更多生动的科学实验带到乡村,让知识在教与学的双向奔赴中,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生长,绽放出探索的嫩芽。

电气工程学院智创乡行实践团

记者:温东阳

拍摄:王致文

202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