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正文
【电气榜样故事】孙鹏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团队力孕育成长力
作者: 编辑:张榕时间:2020-01-06点击数量:
  

【电气榜样故事】

孙鹏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团队力孕育成长力

孙鹏菊,教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

教工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2019年电气工程教育基金“研究生人才培养”类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从2001年考入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就读本科开始,孙鹏菊老师已经在学院度过了18年的时光。一路本、硕、博直通,2011年顺利留校工作,2013年评聘为副教授,2018年评聘为教授。对于这看似一帆风顺的学业和事业,孙老师感慨地说“一切都是依靠团队,感谢自己有一位好老师,有一个好团队。”

2001年,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对电气工程懵懂的理解,孙老师考入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开始了她自己都未曾设想过的人生旅程。对于选择周雒维教授作为自己的导师,她很感慨的说,确实不曾想到自己会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会拥有这么好的一个集体。一群志同道合、不计得失的人聚在一起,大家团结友爱相互扶持。特别是,团队里的老师和师兄从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心自己的成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关心,自己才能如此顺利的完成学业、开展事业。

团队是一个整体氛围,会给个人以支撑,也会无形中给自己以动力,所有人都在进步的情况下,就算个人想松懈,整体的氛围和环境都迫使你不能松懈;团队也是一个互相协作的环境,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在一个团队里就可以各自发挥特长,最大化的达到取长补短效果。

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孙老师,也把团队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秉承着“团队力孕育成长力”的理念,她特别注重在研究生培养环节构建互动、开放的学术文化氛围来实现学生能力培养。她曾说过:一定要多走出去交流、多参加学术会议,只有了解到同行们都在做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不至于闭门造车、也不会过于自我满足。

随着国家能源转型发展,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增加,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孙老师和她的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展机遇,为了让系上师生能够有更多接触行业大咖、了解行业趋势、拓展专业知识的机会,她多次与系班子成员讨论、与团队成员交流,共同构思推出了“电力电子大讲堂”系列学术论坛。从2018年9月开始,她跟着系班子一起策划选题、邀请嘉宾,又跟着团队的学生一起从最基础的会议筹备做起,连续组织了8期学术论坛,邀请了国内外高校、电力企业12名学术才俊,向师生们广泛介绍了新能源并网、电能质量管理、新型变流器、电驱动控制等领域新进展。

在打通外部交流渠道的同时,孙老师还连续两年策划、组织电力电子系的师生座谈会活动,给学生和导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鼓励师生良性互动,共同进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题组内,她大力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对标国际、广泛开拓眼界、积累科研经验,在短短三年内利用个人研究经费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国内会议15人次。

2018年12月,中国电源学会在重庆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年会,学院作为承办单位,主要工作任务落到了电力电子课题组,孙老师那个时候才刚刚生小宝宝不久,但是为了保证年会任务能顺利完成,孙老师还是来到会场全程参与工作,带着自己母亲和孩子,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抽空照看还还只有两个月的孩子。

正是在这样不计较得失的付出中,在温暖和不失严厉的团队中,在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孙老师指导的研究生获得重庆市优秀毕业生等多种荣誉称号。孙老师的学生给与她这样的评价:

她治学严谨,工作敬业,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仅在学习上给我提供全面的帮助,而且生活上也是良师益友。在学术思想上,老师教育我要开拓眼界,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知识和研宄重点,要广泛大量的阋读英文文献,多做交流和总结。在学习态度上,教育我们要脚踏实地,严禁弄虚作假。她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感染着我,影响着我,将让我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