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
【三下乡】再忆峥嵘岁月,共誓青春年华
作者:时间:2017-07-17点击数量:

7月17日清晨,黔江的大雾还未散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的30名成员就已动身前往冯家街道。9点左右,团队到达冯家镇政府并与团工委王鹏书记成功会合。王书记热情地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冯家街道的基本情况,并带领一行人前往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涛烈士故居参观。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万涛同志的诞生地,了解了其生平英勇事迹。大家看着万涛先辈的故居,一幕幕万涛前辈的生活场景浮现在眼前。据讲解员介绍,万涛曾在这里生活过十几个春秋,后外出求学,投身革命,辗转一生。他曾出任中央巡视员并领导秋收暴动,主持苏区抗洪救灾;他结婚3个月就离别新婚妻子,妻子在家苦等60年,殊不知丈夫早已为革命光荣牺牲。成员们看着一张张激动人心的照片,听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深刻体会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感受红色革命精神,“三下乡”团队临时党支部在万涛同志的雕塑面前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支部成员借此时刻提醒自己,作为未来党的接班人,必须做到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和忠诚,时刻以党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下乡”临时党支部在重温红色精神后,于傍晚时分召开了支部学习会议,围绕“实践育人”展开学习。


会议由博士生党员代表黄亚飞同志主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的育人观,鼓励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指导,他强调实践育人的价值不容小觑,其价值有三:一是紧扣当代青年过度重视书本学习、忽视动手实践的特点,引导青年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二是紧扣当代青年个体意识强烈、集体意识淡化的行为取向,引导青年更好地实现家国统一;三是紧扣当代青年成长条件优越、劳动技能不足的成长背景,引导青年更好地实现体劳结合。


鉴于此,当代大学生应将实践育人牢记于心,并以此展开具体行动。首先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即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将个人实践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最后必须高度重视劳动实践:广大青少年应认识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

学习临近尾声,临时支部展开了分享交流,大家积极讨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来自本科2016级的高宇航同学提出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黄亚非耐心地回答道:“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运用知识,把实践与学习结合起来,实践出真知。”


今日,大家心中感慨万千,于烈士故居中忆峥嵘岁月,在谆谆教诲中誓青春年华,将实践育人牢记于心。

志愿者苏奕萌说:“我随着团队到访万涛故居,更像是见证了红三军在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中心的斗争中,用鲜血浸染黔江这片土地的历程。如今故园依旧,故土如新,黔江人民的安居乐业离不开革命先烈的牺牲,而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的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志愿者刘相辰说:“忆往昔岁月峥嵘,英烈浩气贯长虹。在参观完万涛故居之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是空想毫无意义,必须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才能为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抚今追昔,老一辈革命家对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日理万机,不辞辛劳。重温他们写下的字字句句,再忆他们的丰功伟绩,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会了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支部成员们在重温入党誓词和实践育人学习的过程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历史重任。